为践行“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中北大学附属学校组织小学部1-3年级学生走进田野与温室,开展“耕读自然 探秘生态”研学实践。通过沉浸式探索与劳动体验,孩子们在自然课堂中解码生命智慧,感悟科技力量,播撒成长新芽。
在种子博物馆,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形态各异的种子,惊叹于椰子随洋流漂泊的生存智慧,触摸蓖麻籽粗糙外壳下的蓬勃生机。步入芦荟大棚,指尖轻抚叶片上倔强的软刺,聆听从古埃及美容圣品到现代科技精华的千年传奇,感受植物进化中蕴藏的生命韧性。作物控水试验场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根系吸水动态,土壤湿度图谱化作“数字语言”,让孩子们读懂现代农业如何用科技守护每一滴水。
现代农业机械展区化身为“钢铁课堂”。旋耕机的轰鸣声中,液压臂精准翻起沃土;智能耙地机的行进轨迹,勾勒出科技与土地的深情对话。对比传统农具与现代农机,一粒稻谷的“生命旅程”被赋予全新维度。农田实践环节,孩子们挥动小锄头翻土播种,弯腰间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埋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知。
在“一粒一世界”工坊,红米、黑米化作斑斓画笔,小麦粒拼贴出憨态奶牛,自然之美在指尖流淌。香皂实验室里,团队协作融化皂基、调配芦荟原浆,科学与劳动交织出沁香成果。当手工皂脱模成型的瞬间,成就感的笑容与植物的清香一同绽放。
这场融合生态探秘、科技启蒙与劳动教育的研学之旅,以大地为书页,以种子为文字,在童心中写下敬畏自然、崇尚科学的篇章。返程时,一名学生紧握自制的种子画册说:“原来每一株植物都是大自然的超级英雄!”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将持续深耕实践育人沃土,让教育在真实场景中焕发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