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提升。为打造一支“想干、能干、会干、精干”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分别于8月30日、31日聘请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义务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李萍主任、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刘伟校长、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晓民副院长三位专家为我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题培训讲座。

李萍主任的讲座以“以考试命题为关键、继续推进教学改革,以六个维度为抓手、深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重点突出“以考改促教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思想,为今后学校的改革做出指导,为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讲座中,李萍主任结合自身实际经验从“中考命题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具体做法”、“中考试题的七大特征”以及“中考改革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深入解读中考改革的方法、实质、目的,改革中务必要坚持“牵动牛鼻子、抓住改革要害”的精神,让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公平落地”,最大限度实现改革的公平公正效应。通过聆听讲座,使老师们受益匪浅,真正的改革当以“立德树人为先”。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不断超越。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刘伟校长结合山大附中的实际办学发展经历,以办学顶层设计、教师队伍发展、教育教学模式、校园人文情怀等多面为立足点,谈过去、说现在、展未来,多角度深层次的向全体教师展示了山大附中“由平凡走向卓越”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讲座中,刘校长特别强调:一所学校要发展,教师得先发展。最后,刘校长期望附属学校的老师要具有热爱学校的归属感、对学生负责的使命感,对职业追求的敬畏感,努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向名校、向名师看齐,相信相信的力量,中北附校的老师们一定会由平凡走向卓越。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堂改革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为深层次学习而教,提高学习效率,是课改道路上的最强声音。山西师范大学朱晓民教授从理论到实际,从小学到大学,从研究课标到具体教学方法,告诉老师们要:“清清楚楚的教,明明白白的学”、“高效的课堂不是表面繁荣的课堂,而是学生有实质收获,教育生产力得到转化的课堂“。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首先学会思考,不开“无轨电车”,在教学实际过程中防止出现“电闪雷鸣”。朱教授的讲座生动而形象且富有深刻的哲理,倾听朱教授的讲座,犹如与“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

讲座不断,掌声不停。热烈的掌声中饱含附校全体教师成长的渴望,进取的决心。学别人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附校全体教师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怀揣育人情怀,寻求发展契机,不断提升自己。